搞了一张加密货币卡
因为上班地方的性质,每天我都需要和加密货币打交道。不过我本身是不太喜欢这些 web3的东西的,所以我一直只是上完班拿钱就走人。不过做久了也大概知道了一些皮毛的东西。
公司的手机里有几个交易所的 APP,其中平常我用的最多的应该是欧易。可能是因为在 QQ 里和朋友吐槽了太多这种事情,导致我的小红书也有了点污染,开始给我推这种币相关的帖子。刷着刷着就刷到了一张 Bybit 的万事达借记卡,不过用的是加密货币支付,支付的时候换算成美元进行支付。本来我是这么就刷过去了,定睛一看发现最近有10%的返现,刚好最近我需要定机票酒店等等一系列旅行的大额开销,所以我想着要不干脆开一张卡得了。
但是因为 web3相关的产业在中国大陆相当于灰产,所以自然注册 APP 和申请卡会相对麻烦一点。刚开始我使用的是中国护照注册的账号,然后地址我试着填了台湾、日本,结果要求出示相关居住地的证明,而我自然没有。而且需要往里面放100刀起步才可以吃到返利,没办法,我开始心生退意。不过后面又刷到了其他的贴子,大概的内容是注册账号的时候使用身份证/护照进行 lv1的身份认证,申请卡的时候使用 APP 然后地址选择澳大利亚可以跳过地址认证这一步。不过在这之前我已经用不同的邮箱注册了不少账号了,已经把我身份证和护照都已经认证完了,不过好在系统的身份认证是可以转移到别的账号的,就这样我还是成功开了一张卡。

可以绑定到google钱包到时候在海外付款用
注册上了账号,也刷了几笔,看到虽然是借记卡但是能使用之后,我试着往里面充了100刀。微信没有办法绑定,可能是因为用这张卡薅羊毛的人太多了,支付宝听说有的人刷多了会触发风控,不过对于我这种薅点日常羊毛的人来说暂时还不会遇到。
另外不得不提在大陆里买笔还是件麻烦事,Bybit 的买币方式不支持微信支付宝,所以我只能用币安/欧易这些交易所买完币之后再使用链上转账用手续费最小的方式把币转到 Bybit 的账户里。然后消费的时候会把我消费的非美元币转换成美元,然后用加密货币实时兑换美元进行消费。但是偶尔会遇到小额消费换了美元但是美元用不完的情况,这样没用完的美元就会剩下来,等到下次消费的时候抵消。
其实目前来说,因为有12%的返现,所以就算加上兑换加密货币和加上外币手续费的钱,也还是够我回本的。大概也就是所有开销都可以打九折的水平。不过问题就是一旦钱变成了加密货币就很难再提成现金拿出来了,所以充进去的钱最好就是直接刷卡用掉。我充了100刀,平常消费肯定是很难一下子把这笔钱用完的,不过在我付了80来刀的酒店之后这张卡里的钱就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就是我已经用了这张卡几天了返现的积分还没有到,看来返现的时间也实在是挺久的。大概在这个月底的前7天应该就不会用这张卡付款了吧。因为预授权还要一点时间,如果过了时间就不计入10%的返现了。而且消费外币还要花1.9%的手续费,等到时候2%返现就差不多抵消了,就不如刷我自己的信用卡了。

付完了高松的酒店
学1st 一般全落了
这周刚好还是学1st 出结果的时候,本来我还说要不要请假在学校开奖,结果刚好公司发信息和我说放假一天不用上班了,一切都安排的刚刚好,在前一天我还说说不定我中了票,上天刚好安排我放假。
然后现实还是很残酷的,看了六十多个小号一个都没有中。中间还研究了一下如何独立浏览器的用户数据,最后开了六十多个用户文件夹啥都没有,最后还是1点多吃上的午饭。哎,沟槽的万代,实在是害人不浅。

没有一封中选的邮件
定制的兴业到了
上周定制的兴业也是到了我的手上,刚好又赶上公司放假,于是坐上地铁进市内找了个网点来激活。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小红书上发这张卡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我进去刚说自己要激活这张卡并把卡递过去的时候工作人员就一副“啊又是这张卡”的表情,还问我是不是另一个工作人员客户的朋友,还问了我一句这卡上的签名是不是动漫人物的签名。一串连环问给我本来就不 e 的人活活的问出自闭症了,赶紧问了一下去哪个柜台办开户就润了。
开户完了之后也还是给了我一天6k 的限额,说实话也有点小了,不过毕竟是借记卡,而且兴业大概率也不是我会经常使用的借记卡,所以还是继续用工行和招行两张卡就好,这张卡,好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