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码凌书片·九十·又要备战学马2nd了
喜茶开创的工业时代 这周在小红书上刷到了喜茶可以自己 DIY 贴在杯子上的茶贴,但是需要自己手动绘画。 不过人总是能折腾了,首先是在手机上用指绘不方便,于是有人只出可以先收藏了对应的页面然后在电脑上用板子绘画。 不过这种方法还是效率太低了,加上没有专业的绘画软件,画起来也不舒服。于是有人写了一个模拟鼠标的脚本,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模拟对应的路径直接绘制。这也是我一开始用的版本,而且还用这个版本做了几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而且绘画还需要花时间。 第二天,工业革命就来了。有人发现喜茶这个小程序本质上是将绘制好的转换成 PNG 图片上传,而这个图片是可以抓包的。于是就出现了抓包然后直接替换对应图片的办法。就此,工业革命开始,对应的图片转黑白波点图的网页也随之出现了。然后从需要自己手动抓包的方案,也出现了可以直接使用 GUI 的方案。 有了这两个工具,就可以实现非常高质量的图片上传了。 还有我最爱的amn小人 现在大概已经出现了不需要使用 windows 的网页版,从登录到图片处理到最后的图片上传只需要一个网页就可以全部实现,可以说是非常完善了。现在只要喜茶出一个分享功能,就可以说是非常无敌了。他们恐怕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活动可以带来这么大的流量吧。 去看牙医了 上周末我在洗漱的时候,突然发现我的下牙最内侧的牙的窝沟,有一些黑黑的东西,而且还没有办法刷牙刷掉。 在咨询了几个 AI 之后,大部分 AI 都告诉我,这很有可能是蛀牙的信号,要我立马前往医院看看是什么情况。 您看到的黑线/黑点,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窝沟龋 - 最需要警惕的情况! 是什么: 这就是早期蛀牙的一种形式。食物残渣和细菌很容易卡在深深的窝沟里,即使您每天认真刷牙,牙刷的刷毛也很难完全深入这些狭窄的缝隙进行清洁。细菌日积月累,产酸腐蚀牙齿,就会从窝沟的最深处开始形成蛀洞。 为什么是黑的: 蛀洞形成后,外界的色素(比如来自食物、饮料)和细菌代谢产物更容易沉积进去,所以看起来就是一条黑线或一个黑点。 特点: 这种黑线通常用探针(牙医用的小钩子)探查时会有“卡住”的感觉,或者感觉表面粗糙。 我心头一紧,我每天早晚刷两次牙,而且饭后还库库漱口,比我几个舍友来说可以是卫生了不少了,他们甚至有的时候晚上都不刷牙的。我觉得自己大概率应该不是蛀牙,但是还是挂了一个号打算尽早在出现牙疼的症状前去医院看看是什么情况。 周二的时候我去了医院,医院早上看牙的人并不是很多,甚至我在预约就诊的时间前二十分钟就进到了诊室。医生问我什么情况,就让我躺在了椅子上,拿来了一个小镊子刮了刮我的窝沟,然后用高压的清洗枪清洁了一下。最后和我说,你是不是平常吃饭不怎么嚼东西。 这一话倒是给我问住了。我只能说是,医生说你这个牙目前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你的窝沟比平常人都要深,理论上这个窝沟早就应该磨平了,是平常吃饭不怎么嚼导致的,而且不怎么吃硬的东西。只能说这个医生确实比较有经验,说的确实都是实际的问题。不过好在牙齿暂时倒是没什么问题……看来以后得买点磨牙棒备着了,一来可以解决我嘴馋的问题,二是看看要不要想办法把我这两颗牙给磨平了。 在 linuxdo 又看到了自己的攻略 我一直有个现地攻略。只不过我没想到会在一个毫不相干的技术论坛看到。 最近注册了 linux do,这地方主要讨论技术比较多。不过在我浏览吹水板块的旅行板块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日本旅行的帖子,点进去没想到居然看到了自己的飞书攻略。 我感觉我真的需要给我的这个攻略做出来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产品了,这个产品可以不全面——我的意思是可以拎出来单独一个想做的功能做,比如做一个生成器,让人可以自助生成一张比较有意思的票根来纪念自己跑过的活动,就像圆周旅迹可以生成自己去过的国家的票根那样……总之能做的产品有很多,但是我的技术水平不够,所以确实没有办法做出来。或许我应该开始尝试学习一下用 AI 看看能不能自己做出来了。 比起质量追求更快——cerebras 和 groq 最近我的 GCP 赠金到期了,所以我一直在用 linux do 上面的公益站。不得不说除了 gemini 以外,第一次用到这么多模型的 API。另外现在国产模型的体验也算得上是非常不错了,所以我也没有一直盯着 gemini 来用。 但是没了 gemini 我的翻译速度跟不上了,沉浸式翻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 API 填进去。这个时候我看到 linux do 上面有人用 cerebras 做了个号仓,可以实现沉浸式翻译的高并发。...